医药领域是高度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商业秘密与知识产权是核心的战略资源。由于员工跳槽引发商业秘密外泄风险,也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
前不久,据媒体报道,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已经提起诉讼,指控前员工在离职前将公司重要文件转移到个人账户中,目前该员工已入职武田制药。为了保护公司合法商业利益和信息的机密性,诺华正寻求**武田制药的业务记录,以核实其机密信息是否被不当使用。
针对这一事件,武田制药在卷入案件纠纷后对媒体表示,公司已经与诺华进行了沟通,并且表示公司正在积极调查此事。同时,武田制药还明确表态,对诺华的机密信息没有兴趣。
事实上,大部分商业秘密纠纷案件往往是由员工离职造成,但找到侵权人容易,找到证据往往很难。本次武田制药卷入诺华商业秘密纠纷,仅仅是全球医药圈商业暗战的冰山一角。
据媒体披露的内容,在本次案件中,前诺华埃及分公司细胞和基因治疗业务负责人Khaled Shams Eldin于2023年5月31日离职。然而,在离开公司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Shams Eldin陆续将10000多份文件转移到他的私人电子邮件中。
LinkedIn信息显示,Khaled Shams Eldin于2023年7月加入武田制药的埃及公司,担任“剥离和合同制造执行主管”(divestment and contract manufacturing implementation)。诺华公司称这个职务“类似于他在上一家公司所做的工作”。
目前,诺华关注的焦点在于,Khaled Shams Eldin是否向武田泄露了公司内部的机密信息,以及武田是否知道Khaled Shams Eldin的文件传输一事。就这一情况,诺华已于10月初与武田进行了首次接触。
诺华在此次起诉书中表示,Khaled Shams Eldin在离职前负责诺华的细胞和基因治疗业务,其转移的这10000多份文件包含了诺华的技术信息、销售和财务数据、工厂平面图及场地计划等内容,以及一些与非公开交易相关的敏感、重要、机密文件。
此外,诺华希望法院能够命令武田制药销毁或更改其拥有的任何文件,同时**武田制药的文件和业务记录,并且允许自己罢免武田制药的一名公司代表。不过,媒体报道内容显示,武田方面对诺华提出的诉求并没有给予“配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细胞和基因疗法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全球大药企围绕着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布局日益增多,围绕此领域的“商战”往往硝烟弥漫。
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恰是诺华近些年来重点布局的核心赛道,也是其优势赛道,全球首个CAR-T疗法就来自诺华。此次处于风口浪尖的武田制药同样在此领域不断加码。
早在2021年,武田宣布进军基因治疗领域。在武田以1亿美元与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Poseida Theraputics达成新合作之后,武田的目标是合作开发多达8种基因疗法。
目前,武田在基因疗法领域已经达成10项研发合作,总额超过90亿美元,主要治疗领域包括具有未满足医疗需求的溶酶体贮积症、血液学和代谢疾病。
业内观点认为,对于制药巨头来说,商业秘密案件或许是比陷入专利纠纷更棘手的事情。不同于专利,商业秘密不具备法律上的独占性和排他性,如果秘密被无意、有意甚至恶意泄露,或通过反向工程被获得,其内容将可能被竞争对手实践;武田本次卷入“商业秘密”纠纷,无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如今基因疗法领域激烈的竞争局面。
事实上,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商业秘密可谓“寸土寸金”,员工离职与商业机密有关的案件似乎并不罕见,诉讼成为不少大药企维护自家药物地位的常用手段之一。
2021年3月,艾伯维也曾指控Alvotech公司招募的艾伯维前制造高管Rongzan Ho,为了窃取修美乐(阿达木单抗)的机密,手法如出一辙:Rongzan Ho在离开艾伯维之前,将“机密和专有”信息传输到一个个人电子邮件账户。
数月前,艾伯维也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将一家专注于创新美学的竞争对手Revance诉至公堂。
去年9月,Revance的Daxxify获得了FDA的上市批准,用于去除中度至重度眉间纹。与艾尔建的肉毒素产品保妥适一样,Daxxify也是一种注射神经调节剂,但Revance的产品拥有更长的半衰期。
保妥适是艾伯维收购艾尔健后获得的王牌产品,2022年保妥适在美容领域的销售额高达26亿美元。在维持时间更久的Daxxify获批上市后,或许会对保妥适的市场造成挤压,对此艾伯维自然无法坐视不管。
2021年10月,艾伯维起诉Daxxify侵犯了艾尔建的肉毒素专利,随后在今年5月,艾伯维对Revance发起诉讼。艾伯维表示,Revance通过招募其核心员工,盗用其商业模式,来为自己的产品销售走出一条捷径。艾伯维意在击退Daxxify,维护保妥适的王者地位。
不只是艾伯维,辉瑞也曾用商业秘密诉讼击退对手。
2022年2月,辉瑞起诉了两名前雇员Min Zhong和Xiayang Qiu,指控其在辉瑞任职期间,窃取辉瑞正在开发的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药物相关的商业机密。
在诉状中称,辉瑞表示这两名前雇员窃取了药物的“手册”和关键数据,将所谓自己的版本的药物商业化。好在,在案件持续一年后,双方达成了和解。
GSK是另一家针对前员工提起商业机密诉讼的制药巨头。
2022年2月,GSK指控前员工Denise Brooks窃取商业机密。GSK表示,Brooks于1月13日突然辞去了质量体系负责人的职务,这一职位使其能够“广泛访问”专有公司数据、机密方法和高度敏感的商业机密。GSK声称,Brooks辞职前不久,将额外的GSK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她的个人电子邮件账户。
专家表示,纵观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链,药企在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生产设备图纸、药品生产合成工艺、化合物结构式及合成过程信息、客户信息、销售渠道等都有可能构成商业秘密。这就是企业赚钱发展的“命脉”,加强壁垒采取措施保护也是情理之中。
这也提醒一众创新药企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创新药研发技能,同时还要掌握商战技能,其中便包括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员工入职离职管理等方面的加强。一旦发现商业秘密泄露,才能更加及时启动维权机制,最大限度减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