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与Biotech互相杀进对方的大本营

来源:网络
时间:2023-01-11
阅读:270

/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 作者:Mc



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逐渐向纵深发展,CXO与Biotech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

2023年1月5日,药明生物宣布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许可协议。
根据协议,GSK将从药明生物获得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双特异性抗体和其他至多三款处于早期发现阶段的TCE抗体的全球独家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药明生物将从GSK获得40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达14.6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药明生物也有资格获得基于净销售额的分级销售提成。
License out被称为Biotech的 "回血"良方,历来是拯救中低营收或无营收Biotech企业的希望,也是中小Biotech实现跃迁的重要手段。
但是这次交易的不同之处在于,License out的输出方药明生物,并非在盈亏线挣扎的Biotech企业,而是一家营收庞大、利润丰厚的头部CXO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药明生物于2017年6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其总部位于中国江苏无锡,拥有多个营运基地,在中国生物制剂研发服务市场排名第一,并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市场地位,是国内CXO千亿巨头,其2021年营收破100亿,净利润超过35亿。
不仅仅满足于做旱涝保收的"卖水人",也对下场"挖矿"跃跃欲试,这对于药明生物这家国内CXO龙头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21年8月,誉衡生物的抗PD-1抗体药物赛帕利单抗获得上市批准,在此前这款药物此前临床试验的申请方一栏,药明生物赫然在列。

640 (2).png

如果说,年入百亿的CXO下场挖矿,更多的是技痒难忍,那么Biotech公司纷纷下场做CXO,则主要是因为生存压力所迫
2022年11月,港股上市Biotech公司和铂医药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其定位是"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到临床研究审批的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等于是公开而大张旗鼓地开张CRO业务了。

11月11日,和铂医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与mRNA及疫苗研发公司Moderna签订授权及合作协议,将充分利用公司专有的全人源重链抗体平台HCAb,研究及开发基因免疫疗法。

根据协议,Moderna将获得一组由诺纳生物开发的针对多个靶点序列的独家可再授权许可,用于基因疗法的研发,并全面负责其开发、生产、监管及商业化相关的所有工作。 

诺纳生物将一次性获得6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05万)预付款、最高约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5.87亿元)里程碑付款及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

相比于和铂医药以临床前研发切入CXO服务,另一家港股上市Biotech公司复宏汉霖,则以临床试验服务的形式切入CXO领域。

11月24日,复宏汉霖发布公告称,已与真实生物及复星医药产业发展订立临床试验研发服务协议,涉及新冠口服药物阿兹夫定与新冠**预防相关研发服务。 

根据协议,复宏汉霖同意向真实生物及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关阿兹夫定与新型冠状**预防相关的临床试验研发服务,主要包括:协调启动和开始试验、伦理递交、招募入组及医学监查;提供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医学写作等服务。

很明显,复宏汉霖这是把泰格医药的活给干了,而其服务效率也是极高,仅仅2个月左右,一项由"超级网红"张文宏牵头的关于阿兹夫定的临床研究就开始了:

640 (2).jpg

张文宏牵头的阿兹夫定临床研究患者招募

除了临床前研发和临床试验服务,更多的Biotech企业是以CDMO的形式杀入CXO领域,其核心逻辑是利用手中过剩的闲置产能实现变现,为主业"补血"。

在生物医药企业扎堆的苏州,**甚至以明确的政策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入局CXO。

2022年12月3日,据苏州发布消息,《关于支持建设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政策措施》正式发布,共出台12条支持政策,简称“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其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对富余产能进行分拆,向CRO/CDMO(第三方研发制造服务)转型"。

类似的Biotech入局CDMO的案例比比皆是:

  • 2021年12月10日,三生制药宣布上海晟国医药将作为旗下CDMO平**立运营;

  • 2022年3月,复宏汉霖推出全资子公司安腾瑞霖,对外承接生物药CDMO服务;

  • 2022年5月24日,信达生物成立夏尔巴生物作为其旗下独立的CDMO板块;

  • 2022年,天境生物的杭州工厂建设完毕,同时招募BD人员承接CDMO业务;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经典著作,无论是《资本论》还是《国富论》,都明确认为分工细化是人类社会几乎一切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工细化既是此前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未来科技继续进步的原因。

但是CXO与Biotech的双向奔赴,其角色与分工日益模糊,很显然与"分工细化"的经典理论和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从CXO的定位来说,理论上讲应当把为Biotech赋能与服务,作为CXO企业的基本要义,利用CXO的平台优势为客户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CXO涉足自有权益的管线开发,一定程度上将自己设置为客户的潜在竞争对手,很难讲是否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从投资评估的角度来讲,投资者更愿意从客户数量的增加、订单金额的上涨、产能的提升、营运效率的优化等角度来考量一家CXO的前景,当一家纯粹的CXO公司变成CXO与Biotech的混合体,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投资者的困扰,也给合理估值带来了难度。

Biotech入局CXO,其商业逻辑相对容易理解:逆境求生与闲置资产的优化。

所谓逆境求生,主要是指小型Biotech,往往管线发展不顺,账上现金也日益紧张,利用现有团队在优势领域开展旱涝保收的CXO服务,换取宝贵的现金流,这个选项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所谓闲置资产的优化,主要是指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Biotech企业,在行业火爆时期的乐观预期下,建设了大量产能,但是在目前相对萧条的行业环境下,闲置产能不仅无法产生效益,还要承担不菲的维护成本,那么入局CDMO无疑是一个降本增效的选择。

但是,无论是哪种原因,入局CXO也只是一条"看上去很美"的道路,更多的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策,除了依靠现有的业务关系,接到一些保底的单子之外,要想进一步实质性地做大做强,其难度并不亚于Biotech的主业。

一方面,脱胎于Biotech的CXO,在服务同行客户时候,不可避免要面临知识产权冲突、利益冲突、信任度建立等多种问题,这很大程度限制了在行业中高效接订单的能力。

另一方面,CXO虽然有着"旱涝保收"的美誉,但是行业发展到今天,其竞争程度早已经日益激烈,每一个CXO细分领域都有若干家具备比较优势的专职CXO公司在奋力拼杀,以"副业"姿态入局的Biotech,如何战胜别人的"主业",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之,这种CXO与Biotech双向进入对方的领域,CXO与Biotech定位逐渐模糊与交叉的现象,大概率不是行业长期的趋势,只是特定环境下行业洗牌的具体表现,定位明确的分工细化,仍然是行业发展最终的归处。



声明:“医药之梯”公众号本篇文章转载自其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衷心感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