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向恒瑞医药下发监管工作函。
近日晚间,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就有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有业内人士透露,此次监管工作函是关于“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的监管要求,明确一下审慎评估满足资本化条件、研发支出的归集准确完整,这些属于交易所日常履职,并没有涉及到行政处罚等。
尽管如此,恒瑞医药股价仍然受到了一些影响,次日继续下跌1.80%,以50.17元报收。
在此之前,保守的恒瑞医药一直将研发支出费用化,如今研发支出开始资本化,其中到底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11月20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在聘任刘健俊为公司财务总监的同时,还宣布对研发支出资本化时点的估计进行变更。
根据公告内容,恒瑞将此前的研发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变更为根据研发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区别对待。其中,研发阶段的支出依旧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则计入开发支出,并在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时,结转为无形资产。
恒瑞医药公告中将公司药品研发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临床试验的药品研发项目,研究阶段支出是指药品研发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或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前的所有研发支出;开发阶段支出是指药品研发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或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后的研发支出。第二类是其他药品研发项目,研究阶段支出是指项目开始至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前的所有研发支出;开发阶段支出是指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后的研发支出。
行业人士分析,恒瑞选择从药品研发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或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后开始资本化,在时点的选择上相对也还是比较保守的。
据了解,如果企业将研发支出作费用化处理,那么,当年实际发生的研发投入即可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做资本化处理,企业则需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将研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在未来的无形资产使用期间,以摊销的方式计入损益。
如果将研发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那么无疑会提高公司的成本支出,从而影响利润,导致公司股价的估值下跌。而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后,可以按资产年限摊销,使公司不会一次性减少过多的利润。
在此次会计估计变更前,恒瑞医药是将研发项目的所有支出于发生时全部费用化处理。如果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让恒瑞医药的财务报表变得好看一些。
2018年至2020年,恒瑞医药研发费用分别为26.70亿元、38.96亿元和49.89亿元。2021年三季报显示,恒瑞研发费用更是高达41.42亿元,同比增长23.9%,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20.5%,预计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将超过50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恒瑞医药净利润增速为-1.21%。这是该公司自2010年以来净利润首次负增长。而且自2018年以来,恒瑞进入国家集中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格平均降幅达到72.6%,对公司的业绩也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同样,业绩的下滑也反映在了股价上。恒瑞股价从2021年初的116.87元/股至今跌幅超过一半,总市值约为3210亿元。
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叠加集采的持续常态化影响,恒瑞业绩开始逐渐承压。
依据公告,公司将从11月下旬开始执行该项会计估计变更,预计对全年业绩影响有限。而下一个财年全年采用新的会计估计,如果按照医药行业保守研发费用资本化率30%-35%比例计算的话,至少能给公司增添15亿的利润,预计对业绩将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
行业人士认为,恒瑞医药此次会计估计变更也是符合会计准则的,而且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其会计政策依然显得相对稳健。
由于医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国内众多药企都采取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做法,这也是符合我国目前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我国291家医药制造类公司中,有142家公司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平均值约为0.58亿元,研发费用资本化占比平均值为22.15%。
尤其在创新药企中,研发费用资本化更为突出。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在A股97家创新药概念股中,去年有57家公司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平均值为0.94亿元,研发费用资本化占比平均值为24.92%(算术平均)。
21世纪经济报道,去年我国资本化研发投入排名前五的创新药公司分别为复星医药、信立泰、贝达药业、亿帆医药、海思科,金额分别为12.08亿元、4.01亿元、3.8亿元、3.59亿元、3.5亿元。
例如复星医药2020年研发投入40.03亿元,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12.08亿元,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30.18%,2019年和2018年这一数据分别为41.05%、40.98%。
2020年,贝达药业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51.12%,海思科为49.32%,沃森生物为44.12%,国内知名的Biotech公司如君实生物、信达生物也都采取这一会计处理方法。
从这些公司可以看出,对于医药行业整体而言,研发投入资本化属于常态。而且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上市药企研发投入加大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药企创新,其中,集采政策、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推进,都在倒逼药企朝创新方向转型。
相比之下,恒瑞医药上市以来研发投入总额超200亿元,从未将之资本化处理,显得相对保守。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恒瑞采取研发支出资本化后,公司的财务表现将会与同行其他公司更具可比性,也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自今年8月4日孙飘扬回归后,恒瑞更是加速了创新药的引入。三季度,恒瑞以总代价16亿元分别从天广实、万**业、璎黎药业拿下CD20单抗、普那布林、PI3kδ***;最近,又花费总代价13亿元License in基石药业的CTLA-4单抗CS1002。
而且,近来恒瑞医药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不断加大国际化投入力度。今年上半年,海外研发支出6.43亿元,打造国际化临床研发团队、布局创新药物国际临床试验的步伐不断加速。
结合会计政策变革、加大License in力度,以及国际化战略这三方面来看,恒瑞的市场战略布局显得愈发清晰。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研发支出费用化还是研发支出资本化,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核心竞争力。未来恒瑞能否继续稳坐“一哥”宝座,还是要看其长期创新能力和商业化水平。
参考文章: [1] 界面新闻:《恒瑞医药推行研发支出资本化,接轨行业发展趋势》 [2] 中国经济网:《推行研发支出资本化AB面:恒瑞医药是与行业接轨还是因业绩承压?》 [3] 21世纪经济报道:《恒瑞医药推研发支出资本化 玩“财技”还是回归“主流”》 [4] 财经天下事:《研发支出资本化,“医药一哥”恒瑞医药选择放下身段》 [5] 证券时报:《恒瑞医药研发支出资本化接轨行业发展趋势》 [6] 医药健康地方台:《恒瑞医药收监管函!》 [7] 中国基金报:《突发!3200亿医药巨头被监管》
来源:思齐俱乐部